臺北市代表隊在愛沙尼亞奪12金5銀7銅 國際賽場大放異彩

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
2025年第57屆國際少年運動會(International Children’s Games, I.C.G.)於8月3日至8日於愛沙尼亞首都塔林盛大舉行,臺北市代表隊由市府王泓翔參事、教育局廖文靜主秘領軍,攜手18位中學生好手共襄盛舉。經過數日激戰,臺北市代表隊榮獲12金5銀7銅的亮眼成績,展現本市學子在國際體壇的競技實力與教育軟實力。

市教育局說,本屆代表隊參與田徑、游泳、擊劍與3對3籃球等4個競賽種類,其中尤以游泳成績最為突出,拿下10面金牌、4銀與5銅,堪稱臺北之光。南門國中黃育騰同學成為焦點人物,一舉囊括個人50、100、200公尺仰式與200公尺混合式共4金,更與隊友在混合接力隊摘下團體金牌,成功達成賽前設定的「個人與接力全數奪金」目標。

游泳成績最為突出,拿下10面金牌、4銀與5銅,堪稱臺北之光。

他謙虛表示:「去年在萊昂高原比較容易喘,今年在塔林練習時就有抓到水感,表現比較好。混接賽時看得出來大家都很想贏,最後大家都有破自己紀錄,覺得隊友真的都很棒。」游泳項目中的另一位亮點選手黃愛軒,則在200與400公尺自由式中摘金,並於200公尺混合式奪銅。她興奮表示:「這次比賽比以前的都好玩,跟外國人比就不會想太多,很享受比賽。400自由式有進步很開心,可惜100蛙沒進決賽;不過200混原本沒信心,最終拿銅牌又破自己紀錄,真的很開心,也很出乎意料。」

此外,首次參加國際少年運動會即奪金的擊劍選手張恩瑜,以冷靜穩健的步伐在女子銳劍賽事中一路晉級奪金,她分享道:「心態真的很重要,我一直對自己喊話打氣,持續努力、穩紮穩打,最終才能拿到冠軍。在國外比賽因為不熟悉對手,反而比較放得開,沒有包袱,很開心能證明自己。」

擊劍選手張恩瑜,以冷靜穩健的步伐在女子銳劍賽事中一路晉級奪金。

田徑項目方面,選手們也展現出頑強拼搏精神與自我突破的潛力。張芃葳在女子跳遠項目奪下銀牌,並參與400公尺混合接力摘銅。她感性表示:「原本目標只是跳到五米六破自己紀錄,沒想到跳到五米七。起跳跟落地動作還能加強,很謝謝教練和夥伴的錄影指導,讓我能一直修正自己。」同樣在跳遠摘銅的張哲瑋則坦言:「原本預期可以破自己紀錄拿金牌,但這次沒跳到預期成績,動作還有待加強,會再繼續努力。」

田徑項目方面,選手張芃葳在女子跳遠項目奪下銀牌,並參與400公尺混合接力摘銅。

本屆最扣人心弦的賽事之一,莫過於3對3女子籃球隊的奪金之路。由張雨曈、劉閔臻、蔡宇妍、張紫彤組成的女籃隊,冠軍戰中在地主國塔林的主場球迷巨大聲勢壓力下,本市球員專注自身,做好每一次防守,並在進攻端奮戰到底,最終擊敗地主隊奪冠,為臺北市寫下激動人心的一頁。劉閔臻回憶當時情形說:「冠軍戰前身體有點不適,狀況調整不是很好。但教練一直要求我們不斷開會找出團隊目標,防守幫助球隊,另外場次多其實更有挑戰性。」

籃球隊的選手張雨曈靈活調度球員球。

本屆臺北市代表隊勇奪12金5銀7銅,相較去年(2024年)9金10銀5銅的成績,金牌數大有斬獲,體現本市學校體育在國際舞臺亦佔有一席之地。

北市教育局歷年對於運動素養之培育不遺餘力,皆積極地從各面向推展學校體育,輔導各級學校發展運動特色,鼓勵學生參與國際交流活動及各類運動競賽。教育局肯定本屆國際少年運動會,對北全體選手與教練團隊展現堅強意志、團隊合作與運動家精神,更感謝學校、教練及選手的辛勤付出,期許大家日後在運動場上繼續努力,爭取更高榮譽。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臺北市代表隊在愛沙尼亞奪12金5銀7銅 國際賽場大放異彩

關鍵字

廣告贊助

最新消息

廣告贊助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