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願望事務所第二季強勢回歸 話題熱度不減第一季累積總觀看數突破600萬次

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
主持人鄧惠文(右)和黃豪平(左)解鎖青少年的青春宇宙    照片提供:小公視

小公視人氣節目《少年願望事務所》第二季強勢回歸!第一季累積總觀看數突破600萬次,話題熱度不減。第二季全面升級,以「脆民調」為節目主軸,把網路留言、青少年心聲搬進棚內真實開講,更加入網紅「銘銘就」帶領的街訪單元,讓青少年卸下心防、暢聊最真實的煩惱。

主持人鄧惠文(右)和黃豪平(左)用AI設計開場白火藥味十足    照片提供:小公視

節目開播就火花連連,最新一集主題探討「AI是青少年的新閨蜜?」現場揭曉脆民調結果:高達53%的青少年用AI寫作業,其次是「陪聊取暖」,第三名竟是「心理諮商」,連「查颱風路徑看能不能放假」都榜上有名!作家陳栢青也在節目中大方分享「AI中毒」日常。他笑說:「我一開始超興奮,因為AI跟作家一樣——都是用語言創造世界。」甚至自曝曾「召喚」AI海明威:「我把海明威的作品和生平全餵進去,對它說你就是海明威,它居然回我:嘿,兄弟!」讓全場笑翻,也展現創作人與AI共生的新樣貌,本集將於30日晚間9點播出。

不過AI也不是人人好運氣。黃豪平則自嘲是「AI詐欺受害者」,透露曾請AI幫忙安排行程:「結果到了日本才發現,AI推薦的那些店根本不存在!」他笑說那時才知道什麼是「AI幻覺」,「它一本正經地給假地址、假評價,全是幻覺!」還語出驚人地開玩笑:「現在AI都能寫程式,以後工程師可能要去宜蘭傳藝中心工作,『親手寫Code』都快變傳統手工藝了!」。

陳栢青訓練AI變成海明威陪自己寫作    照片提供:小公視

鄧惠文醫師分享曾訪問未來趨勢專家時對方的警告,AI公司正逐步培養人們對軟體的依賴,萬一哪天它能模擬重現往生親人陪你聊天,卻要你買東西、不從就刪掉「親人」,那就是第二次失去。她提醒,這不僅是科技議題,更是心理議題。鄧醫師說:「AI不一定會取代人,但會讓不懂AI的人被淘汰。」她強調,學會「問好問題」是人類永遠的優勢,「懂得問問題,就是認識自己。」

《少年願望事務所》以探討青少年煩惱為主軸,透過案例分析、親職專家觀點,以及不同的家庭觀察,解鎖青少年的「青春宇宙」,並加入主持人鄧惠文和黃豪平精闢且實用的建議,讓青少年和父母在收看節目之後,達到互相理解,進而建立彼此的信任和溝通。《少年願望事務所》自10/30起每週四、週五晚間九點在小公視頻道播出,公視+及《少年願望事務所》YouTube也可以同步收看。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少年願望事務所第二季強勢回歸 話題熱度不減第一季累積總觀看數突破600萬次

關鍵字

廣告贊助

最新消息

廣告贊助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