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
臺北市政府參與經濟部水利署、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於10月29日至31日,在臺北南港展覽館舉辦的「2025臺灣國際水週(TIWW)-水利產業主題館」活動,北市工務局衛工處以「數位轉型再進化:污水管渠檢視延壽『視覺化管理平台』」為主題參展,展區現場除展示數位治理成果外,並規劃闖關活動,參加民眾可獲精美宣導品,歡迎踴躍前往參觀體驗,深入瞭解北市推動污水管渠檢視與延壽的創新作為。

衛工處維護工程科長顧睿瑜表示,衛工處自民國61年起持續建設臺北市污水下水道,至今管渠總長已逾2,722公里,接管普及率達83.13%。為有效管理龐大的工程與維護資料,衛工處建置全國首創的「污水管渠檢視延壽視覺化管理平台」,整併管渠資料透過資料飛昇計畫進行優化,使用者不再需要交叉比對多個網頁,即可快速取得所需資訊。

顧科長說,該平台以視覺化圖表呈現計畫期程與執行成果差異,協助使用者即時掌握整體設施狀況,提升決策效能與作業效率,榮獲臺北市政府創意提案競賽特優及第21屆金圖獎「應用系統獎」肯定。平台最大亮點是「跟隨式地下污水管渠影像」功能,CCTV檢視影片可與管線圖資同步移動,操作人員可即時查閱影像並以顏色區分缺失態樣,清楚記錄修繕成果,大幅提升工作效率與準確性。此外,平台亦整合「行動巡查系統」,可即時顯示人手孔蓋巡查進度並同步上傳資料至道路管線中心,確保設施維護即時到位,守護市民用路安全。
衛工處進一步表示,污水管渠經年累月使用易產生堵塞與損壞,影響市民生活品質。臺北市作為全國污水下水道佈建率最高的城市,累積了豐富的圖資與建設成果。為強化資料應用價值,衛工處持續盤點並優化資料串聯機制,整合污水下水道管線系統資訊,透過直觀的視覺化呈現方式,快速掌握各項重點工作,協助市政決策與後續推動,展現數位轉型下的智慧治理成果。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台灣國際水週 北市衛工處展現污水管渠智慧治理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