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北辰議員籲污水費、垃圾隨袋收費兼顧公平與節約誘因

[台灣新聞雲報]記者王俊欽/桃園報導

針對市府即將推動的污水下水道處理費與垃圾隨袋徵收政策,桃園市議會議員提出多項建議,呼籲市府在環保與節約用水、垃圾減量政策中,同時兼顧公平性與民生負擔。

污水下水道處理費:建議分級與門檻制
水務局預計開徵污水下水道處理費,每度水費從1元逐年增至5元,原意為反映污水處理成本,健全「用水者付費」制度。然而,議員指出,現行公告草案採「按用水量平頭式計費」,缺乏差異性,可能讓一般市民成為最大負擔。

于北辰議員建議,水務局可統計全市不同用水級距,設計「平均值門檻制」或分級收費模式:低於平均值的節水家庭可減免50%,高於平均值的大量用水戶則須加收費用;並參考電價分級模式,針對一般家庭、商業、工業用戶分別設計費率。此外,議員也建議先以試辦區推行,並公開污水處理成本與費用用途,增加透明度與市民信任。

垃圾隨袋徵收:關注攤商負擔與公平性
環保局自明年起將推動垃圾隨袋徵收,以「垃圾產生者付費」為原則。議員指出,若制度設計不周,將增加攤商營運成本,特別是每天清晨開店的辛苦攤商。

于北辰議員建議,政策推行前應進行全面影響評估,公布攤商成本試算與減量效益預估;並採分階段推動策略,先在一至兩個市場試辦,檢討問題後再全面實施,確保政策公平、透明,減少民眾「被懲罰、被區隔」的感受。

于北辰議員強調,市府推動環保政策不是單純增加收費,而是要收得公平合理,讓市民願意配合,共同建構節約用水與垃圾減量的環保城市格局。

這篇文章 于北辰議員籲污水費、垃圾隨袋收費兼顧公平與節約誘因 最早出現於 台灣新聞雲報

關鍵字

廣告贊助

最新消息

廣告贊助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