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中心
▲防詐觀念要記牢!關山分局長廣播教民眾識破普發詐騙三大手法。
【記者曾安平/台東報導】臺東縣警察局關山分局長龔士哲於昨(21)日上午 9 時接受警察廣播電臺臺東分臺「台東好說好說」節目專訪,與主持人敏玲以輕鬆、生動的方式,向聽眾解析近期最受民眾關注的「普發現金 1 萬元」詐騙風險。由於政府自 11 月 17 日起開放於 16 家合作銀行 ATM 領取現金,並將於 11 月 24 日起依身分證尾數分流至郵局臨櫃領取,詐騙集團也趁勢以「普發現金」為名設下陷阱,使得防詐議題更顯迫切。

龔士哲分局長指出,只要民眾收到「普發 1 萬元立即領取」或「補件才能匯款」等簡訊,百分之百就是詐騙。政府不會傳送附有連結的簡訊或 Email,也不會要求民眾透過 ATM、網銀操作轉帳或填寫任何個人資料。民眾務必提高警覺,避免因一時疏忽而受騙上當。他也特別提醒,今年普發金額高、領取人口多,更容易讓詐騙集團趁虛而入。
刑事警察局統整目前最常見的三大詐騙方式,包括:一、假冒檢警詐騙:詐團先以「補助遭冒領」為由混淆視聽,再假冒檢警威脅民眾涉嫌洗錢或詐欺,要求交付提款卡、存摺或提供 OTP 驗證碼,使受害者在恐慌中落入圈套。
二、假代辦協助領取:以「幫你登記普發金」「代辦領現」為餌,要求提供帳戶、密碼等資料。不但錢領不到,帳戶還可能成為詐團洗錢工具,讓民眾背上法律責任。三、釣魚簡訊詐騙:詐騙者假冒政府、金融機構寄送網址,一旦點擊,手機可能被植入木馬程式,金融帳戶資訊也會被竊取,風險極高。

在節目中,龔士哲分局長也教導聽眾辨識政府網站的要訣——所有政府網址皆以「.gov.tw」結尾,且「gov」前方只有一個小數點,不會夾雜數字或怪異符號;只要網址看起來不尋常,又要求輸入個資或驗證碼,一律視為詐騙。
為協助民眾牢記防詐觀念,刑事警察局特別宣導【普發一萬防詐】四不口訣:「不點擊可疑連結、不填寫個資帳號、不匯款任何費用、不轉傳陌生訊息」。另提醒網路廣告詐騙氾濫,無論投資、購物、抽獎、交友,只要看起來「太好」,十之八九是陷阱,務必遵守反詐「五不」原則:「不接、不聽、不點、不傳、不信」。民眾若想掌握最新詐騙手法,也可上「打詐儀錶板專網」(165dashboard.tw)查詢。
節目最後,龔士哲分局長再次呼籲,詐騙手法隨科技演進快速推陳出新,唯有提高警覺並主動查證,才能避免成為下一位受害者。若遇到可疑情況,請立即撥打 165 反詐騙專線或 110 查詢,也可至各分駐(派出)所尋求協助。警方將持續結合社區與媒體力量,以更多元的方式向民眾宣導,盼共同打造無詐、安全的生活環境。(圖/關山分局提供)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普發現金詐騙橫行 關山分局長龔士哲提醒:所有領錢簡訊都是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