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衛生局強化醫療暴力防制打造醫護安全職場環境

[天晴報媒體]記者王依婷/花蓮報導

花蓮縣衛生局致力守護轄內醫護人員的安全與尊嚴,強調醫療暴力「零容忍」,持續推動「預防、通報、調查」三步驟機制,保護在第一線救人的醫療團隊,降低暴力事件發生,並呼籲全民尊重搶救民眾生命與維護健康的醫療人員,共同終止暴力。衛生局接獲醫療暴力案件後,進行行政調查程序,如查證違規屬實,違反醫療法第24條者,依同法第106條處新臺幣三萬至五萬元行政裁處,使施暴者盡早得到應有懲罰。

花蓮縣衛生局朱家祥局長表示,近日新北市某醫院名醫於看診時遭美工刀傷害,成為受矚目的社會新聞,也引發醫療人員擔心。醫院是救人的地方,任何人都不該以強暴、脅迫、恐嚇或其他暴力方式,妨礙醫療業務的執行,發生醫療暴力案件,不僅使醫護人員身心受創,降低醫療照護品質,更會影響一般民眾的就醫權利。衛生局統計114年轄內醫院共通報26起醫療暴力案件,創下103年醫療法第24條修正通過後最高的通報數量,除因衛生局督導落實通報外,現今醫療機構安全也是全面性的隱憂,尤其是精神科病房案件明顯增加,施暴者除了病患本身,也包含病患親友;暴力型態則包括肢體攻擊、言語辱罵、破壞公物,甚至妨礙醫護執行業務。部分個案與酒後失控、精神狀況不穩或就醫溝通不良有關。

朱局長進一步說明,面對日益複雜的臨床環境,強化醫護人員的法律知識與自我防護能力是防制醫療暴力的重要一環。為此,衛生局邀請德維律師事務所林國泰律師,為縣內十家醫院高階護理主管及第一線人員舉辦醫療暴力防制與作為講座,透過實際案例與法律解析,協助醫護人員瞭解自身權益與因應方式,期許守護生命的醫療人員,都能在更安全的環境中執業。

為提升醫護人員的安全,衛生局每年醫療機構督考,都將「醫療暴力通報流程」及「高風險區域監視設備設置」列為查核重點,並要求各醫院與轄區派出所每年至少辦理一次醫療暴力應變演練,讓醫院團隊熟悉通報與求助流程,提升風險管理能力,並透過橫向整合警政、法務等單位,建構更完備的保護機制。

朱局長舉出近期醫院通報的暴力案件,該名病患在醫院檢查室,等待鏡檢時有掙扎晃動的狀況,護理師發現病患有起身掙扎情形,為防止病患跌倒特地上前安撫,不料卻遭患者以拳頭擊中臉部,致使護理師受傷,經驗傷後診斷腦震盪及頭頸部鈍挫傷,其他協助制止人員也同時遭受到攻擊,醫院立刻請院內保全人員到場,並通知轄區派出所警員共同維護秩序,隨後通報衛生局,展開進一步行政調查。衛生局檢視醫院提供的監視錄影畫面及受傷護理師驗傷診斷書後,以病患違反醫療法第24條:「為保障就醫安全,任何人不得以強暴、脅迫、恐嚇、公然侮辱或其他非法之方法,妨礙醫療業務之執行」,以同法第106條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護理師也同時向該名病患提出告訴。醫療暴力案件由衛生局、地檢署與警方共同建立聯繫網絡,維護醫護職場的安全。

花蓮縣衛生局呼籲,醫療人員是守護生命與健康的第一線力量,應獲得社會尊重與支持。期望民眾能尊重醫護專業,給予正向回饋,更能提升醫療團隊士氣,能打造良好的就醫環境,營造友善醫療環境。對於醫療暴力滋擾事件絕不寬貸,將加強通報、蒐證、以及後續醫療法查處與轉送地檢署,以保障第一線醫護人員之人身安全。

關鍵字

廣告贊助

最新消息

廣告贊助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