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發展兩大可惜 何志偉:台積電未落腳、交通混亂

記者呂泓陞/台北報導

總統府副書長何志偉近日接受《暐瀚觀點》專訪,清楚直接點出桃園發展的「兩個可惜」桃園具備土地、人口、交通樞紐等得天獨厚條件,理應成為北台灣最具全球競爭力的城市之一,卻在關鍵時刻與台積電擦身而過;另一方面,交通長期混亂,更成為市民怨聲載道的最大痛點。他強調,這兩大問題都是解決,只需要負責任的政策與務實、精的執行力。

總統府副祕書長何志偉(左)接受《暐瀚觀點》主持人黃暐瀚(右)專訪。圖片來源/品觀點

何志偉表示:「桃園真的是有兩個可惜啦第一個就是台積電整個擦身而過。第二則是交通問題,其實是可以被解決的。只要有政策工具,把排列組合重新調整,一個一個解決。」

他指出,桃園自升格以來城市能量快速提升,無論人口結構或產業基礎都具有高度優勢,但卻缺乏足以吸引世界級企業落腳的整體都市策略,導致國際級投資沒有選擇桃園。「桃園是台灣的國際門戶,卻沒有一家指標性的世界企業,把自己綁在這裡,這真的是很可惜。」

談及交通,何志偉以「市民最深的痛」形容。他指出,無論在龜山、桃園區、中壢、龍潭等地區,只要有人群聚集,交通問題就民眾第一句反映的事項。「桃園的交通一團亂,這是我最常聽到的。大家有怨氣,但不是沒路可走,只是需要有人真正去整合、去處理。」桃園的交通問題不是天災,只要以更務實的政策工具重新整合,「一件一件處理,交通是一定能改善的。」

在兩個可惜之外,何志偉也特別談到自己擔任總統府副秘書長處理一項讓桃園人有感的亮點,那就是河川的整治。他回憶,當時桃園一條河川因上游養豬場排,長期散發惡臭,居民苦不堪言。「不分藍綠的議員都來找我,希望中央地方一起解決。」

何志偉表示,當時的做法非常直接、也非常有效率,他花了一個禮拜撥了十幾通電話,把整條河域裝了水質監測器,這樣有責任的都別想逃,你只要亂排汙水就一定會被抓到。短短兩、三後,污染源被確實掌握,違規者無所遁形,問題順利解決。「現在那條河已經不臭了,下游還能看到鰻魚、鰻魚苗。」

他特別強調,這種治理效率與成果,不是因為派系、不是因為選舉,而是因為問題就要處理「服務從來不分藍綠」,河川不會因為政黨不同而不臭,事情就是要處理。

綜觀「兩個可惜、一個亮點」,外界認為何志偉的談話顯示他對桃園城市治理的深度觀察。他在節目中也提到,過去幾個月在桃園市超過兩百里,聽到的是市民最真實的需求與最渴望的改變,這些民意是他不斷反思桃園未來方向的重要依據希望以更務實的方式,帶給桃園溫暖與改變。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桃園發展兩大可惜 何志偉:台積電未落腳、交通混亂

關鍵字

廣告贊助

最新消息

廣告贊助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