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縣市首長齊聲捍衛補助款 黃敏惠市長:中央吃地方夠夠 一般性補助款名存實亡

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
財政收支劃分法於今年3月修正公布後,中央小動作不斷,更刪減或縮減一般性補助款及計劃型補助款,造成各縣市獲配款的短少,使各項計畫推行遭遇阻礙。為捍衛地方補助款項,嘉義市長黃敏惠今(10)日北上,全台15縣市首長共同召開記者會,籲請中央儘速就115年未分配統籌款345億元依立法意旨全數分配給地方,並保障地方政府一般性補助今年不比去年少,及計畫型補助不增加地方配合款比率等三項總數有所增加,實質的提高地方財政收入,促進區域均衡發展。

黃敏惠表示,中央對地方的財政協助分為統籌分配稅款、一般性補助及計畫型補助等3種類型,其中統籌分配稅款為地方政府年度預算主要財源。在此次財劃法修法後,中央一直告訴大家統籌分配款 增加4千多億,卻刪減或縮減一般性補助款及計劃性補助款,實際上,在地方政府的預算中並未實質增加,反而出現短少情況,中央是以話術誤導大眾。

黃敏惠也提到,中央以財劃法計算公式有誤為由,保留統籌稅款345億,至今尚未分配,然而此經費攸關地方推動建設預算,籲請中央立刻依立法意旨全數分配,如有問題,後續再行研議處理分式。

黃敏惠回顧民國88年立法院,精心討論財劃法,當時各方共識達成的財政制度,是希望能夠確保地方政府的自主性,並促進各地區的平衡發展。如今,這一項制度完全被破壞,真的很讓人憂心。她嚴正強調,中央應恢復為以往分配方式。依據財劃法第30 條第三項修正條文,「中央政府給予地方政府之一般性補助款項金額,不得少於修正施行前一年度預算編列數。」依立法意旨及往年慣例,今年一般補助款總額不應比去年少,分配給各縣市政府的額度也應不比去年少。

但行政院主計總處所公布的修正補助辦法,不僅把原先具備普遍性、經常性等計畫型補助款,移列為一般性補助款,且一般性補助款由分配改為部會申請核定,也讓黃敏惠不禁感慨「中央吃地方夠夠,一般性補助款更是『名存實亡』」,將分配制改為申請審查制,更有「黑箱化」及「顏色審查」疑慮。另一般性補助款尚控管在中央300多億元,更讓人擔心中央假財政紀律之名,行差別補助之實。

黃敏惠提到,在計劃型補助款有鉅額縮減下,中央還表示後續將討論中央與地方政府事權劃分,屆時若中央事務轉嫁移由地方分擔,或要求地方增加分攤比例,都將加重地方財政負擔,對地方政府而言無疑是陷入「要五毛卻少一塊」的困境,將造成財政斷鏈,使地方財政能力更不樂觀。

黃敏惠表示,嘉義市幅員小、人口少,相對全國而言營利事業銷售額佔比少,其實不論以何種公式計算對嘉義市而言都不公平。為保障地方政府基本政務支出能維持,希望在分配時,仍保有部份比例採平均分配給各縣市政府,讓基本建設經費得以平衡。「嘉義市不缺計畫,只欠缺中央支持與鼓勵」。希望中央能夠多加關注、多多協助,不再讓「嘉義市 自己飼」,促進地方發展與繁榮。

黃敏惠今日與市長蔣萬安 、市長侯友宜、市長盧秀燕、副市長王明鉅、市長謝國樑、代理縣長林茂盛、縣長楊文科、代理市長邱臣遠、縣長鍾東錦、縣長徐榛蔚、縣長許淑華、縣長王惠美、縣長張麗善及縣長饒慶鈴等15位縣市首長共同向中央呼籲應保障縣市政府補助,表達捍衛地方心聲。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15縣市首長齊聲捍衛補助款 黃敏惠市長:中央吃地方夠夠 一般性補助款名存實亡

關鍵字

廣告贊助

最新消息

廣告贊助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