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雲報]記者王俊欽/花蓮吉安鄉報導

吉安鄉公所為推動母語教育創新發展,日前與臺北曲藝團攜手合作,於吉安創客棧舉辦「我把說唱藝術變『台』了!做伙來講台語」免費體驗課程,吸引38位國中小學童熱情參與。此次活動為8月3日「那ㄟˇ甲好聽!!繽紛吉安 說唱新花Young」台語推廣相聲演出後的延伸學習,透過沉浸式體驗課程,引導學童從節奏與遊戲中學習閩南語,讓語言學習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滿活力與樂趣。
課程現場洋溢著歡笑與節奏聲,游淑貞鄉長與孩子們跟著老師練習打竹板、朗誦閩南語唐詩,還觀摩北曲好YOUNG黨哥哥姊姊們的相聲演出,在笑聲中感受語言的韻律。體驗活動融合說唱藝術與台語教學,老師透過台語繞口令、數來寶、節奏遊戲及詞彙配對挑戰等方式幫助同學們建立語感,並在助教引導下進行分組闖關遊戲,完成台語詞彙與節奏結合的實作任務。

臺北曲藝團文教部執行長陳如潔說,此次參與教學的助教多為高中與大學生,自小學即開始接受說唱藝術訓練,基本功扎實,藉由此次在花蓮的教學課程驗證所學、累積經驗。課程設計強調創新與趣味,將說唱藝術與台語教學結合,不僅利用節奏與竹板帶領學生朗誦順口溜,還加入唐詩朗讀,讓孩子認識台語的多樣表達形式。此外,課堂透過國語與台語的趣味對照,如「香蕉/燒香」等詞語差異,引發學童興趣,進一步理解台語背後的文化脈絡。最後的闖關遊戲則整合前述學習內容,透過團隊合作挑戰任務,驗收孩子們語言掌握成果。

鄉長游淑貞表示,母語是文化傳承的根基,這次臺北曲藝團用易於理解與跟讀的方式,將傳統說唱藝術與台語結合,透過節奏、遊戲和互動,讓孩子們在輕鬆的氛圍中學台語,不只增加語感,也提升他們對母語的興趣。未來鄉公所也將持續推廣多元母語教育,認同在地文化,落實語言與文化平權,讓台語、客語、原住民語成為孩子在生活中會主動運用、勇敢說的語言。
這篇文章 游淑貞攜臺北曲藝團舉辦台語課程 讓說唱藝術變「台」孩子開口學母語 最早出現於 台灣新聞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