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報媒體]記者王依婷/台東報導

為激勵地方創新治理、推動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專案,《天下雜誌》自2023年創立「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以執行效益、創新程度、可延續性及跨界合作為四大評選指標,表揚在社會進步、經濟成長與環境保護三大類組中表現卓越的縣市。頒獎典禮昨(29)日下午於臺北遠東香格里拉舉行,臺東縣政府地政處、財政及經濟發展處與交通及觀光發展處三項專案榮獲「優選」肯定,三位處長率同仁出席領獎,與全國縣市共同見證地方治理創新的榮耀時刻。

今年共有171件專案參評,臺東縣政府以三項專案脫穎而出榮獲「優選」殊榮,展現縣府團隊在永續治理的亮眼成果。其中,地政處以「受災後的蛻變到數位導航領界」獲社會進步組優選。地政處沈碧恕處長表示,此次獲獎不僅展現縣府在數位治理與簡政便民上的持續努力,更象徵臺東在均衡城鄉發展、提升公共服務品質上的具體成果。臺東幅員遼闊,又包含蘭嶼、綠島兩座離島,長久以來鄉親為了申請地籍謄本或查詢土地資料,常需花費高昂的交通與時間成本往返地政機關,特別在颱風災害過後,受災民眾更因備齊資料而陷入困境。縣府地政處因此率先推出「免附謄本計畫」,並建置「臺東地籍導航通」,讓民眾只需透過手機或電腦即可快速查詢土地資料,甚至推出全國首創的一鍵介接Google Maps導航、QR Code及Line分享等多元簡便服務,真正落實「地圖平權、數位平權」的服務理念。

財政及經濟發展處以「台東紅烏龍的蛻變轉身」榮獲經濟成長組優選,財經處章正文處長指出,縣府結合國發會地方創生政策,推動「臺東縣紅烏龍茶產業價值鏈升級計畫」,整合資源,協助茶農品牌轉型與智慧農業應用,成功翻轉鹿野茶區產業結構,讓傳統農業轉化為兼具文化與市場競爭力的新興產業,帶動地方經濟永續發展。
另外,交通及觀光發展處以「臺東自然╳音樂的無圍牆巨蛋經濟」獲經濟成長組優選,交觀處卜敏正處長表示,臺東縣幅員遼闊,在資源有限、交通不便的條件下,縣府以自然為舞台,提出「無圍牆音樂經濟」的創新策略,兼顧環境保護與觀光發展。臺東推動以山海為舞台的沉浸式活動,從「臺灣國際熱氣球嘉年華」光雕音樂會,到結合永續理念的「台東最美星空活動」、以海洋為主題的「東浪嘉年華」,及活水湖「藍海生活節」,皆展現地方創意與自然共榮的觀光模式。縣府更以「四季佈局」打造全年旅遊氛圍,串聯音樂、文化、產業與永續精神,成功打造「以自然為巨蛋、以音樂為語言」的城市品牌,開創地方觀光與藝文經濟的永續新典範。
臺東縣長饒慶鈴表示,三項專案的獲獎,展現縣府團隊持續創新與務實治理的成果,也是外界對臺東永續發展方向的肯定。未來縣府將以「慢經濟」為核心,穩健推動建設與政策,讓臺東不僅被世界看見,更能世代傳承。她指出,臺東近年施政成果屢獲全國肯定,連續兩年榮獲《遠見》五星縣長、《今周刊》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最佳首長信任獎;《天下雜誌》2025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奪下優等組第1,永續幸福城市大調查亦在社福面向名列非六都第1、施政面向第3,展現臺東以穩健步伐邁向永續幸福城市的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