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報媒體]記者傅宥蓁/桃園報導

桃園國際新創機器人節10月25-26日前導賽登場 展現智慧應用與創新實力
由桃園市政府經濟發展局主辦、祥儀慈善文教基金會執行的「2025桃園國際新創機器人節」,繼10月18日登場的青銀競賽掀起跨世代熱潮後,將於10月25日至26日再推系列前導賽事,包含自駕車創客、無人車競速、送餐機器人與數位化科學競賽等項目,分別於桃園祥儀機器人夢工廠及雲林科技大學舉行。四項賽事聚焦智慧應用與自動化技術,匯聚全台各地實作團隊與愛好者,以實際工程設計與AI運算展現新世代機器人的速度、精準與創造力。

今年桃園機器人節共規劃27項競賽,10月25日至26日的場次為產業應用與技術創新領域的重頭戲。自駕車創客與無人車競速賽中,參賽者必須運用影像辨識、超音波感測器與AI演算法,讓自組或指定平台的輪型車完成蜿蜒賽道挑戰,包括斜坡、S型彎道、紅綠燈模擬與動態障礙物等多重關卡。比賽過程中,小型車輛在賽道上疾速轉彎、判斷顏色訊號、閃避障礙的瞬間,宛如微縮版的智慧交通實境,呈現出高度整合的技術實力。

另一場於雲科大舉行的送餐機器人競賽,則以模擬餐廳情境的賽道考驗團隊的整合能力。選手需設計能自動辨識桌號、避障前進並完成多筆訂單配送的AGV系統,從迎賓帶位到餐點補送,全程結合雷射光達(LiDAR)、視覺辨識與ROS控制架構,展現機器人自主導航與人機互動的應用潛力。而數位化科學競賽則強調STEAM跨域實作,參賽者在限時內運用感測器蒐集與分析數據,透過程式模擬或實驗裝置完成任務,再以簡報方式闡述科學原理與設計邏輯,展現科技教育與創意思考的融合成果。

由於各項賽事採閉門方式辦理,競賽現場不對外開放,經發局表示,11月1日及2日主場賽採閉門賽形式進行,聚焦專業競賽與技術展示。

活動期間,場外同步舉辦精彩的「科技 × 文創 × 生活」跨界產創嘉年華,融合科技教育、青創品牌、兒童美學與在地農遊體驗,打造兼具創意與溫度的活動場域。現場設有超過30個特色攤位與DIY手作課程,邀請民眾親臨體驗「玩中學、學中創」的科技魅力,感受桃園智慧產業與生活美學交織的創新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