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臺東美展」盛大開幕 四大類首獎揭曉、優秀作品齊亮相

記者劉政/台東報導
記者 劉政/報導

臺東縣政府每兩年辦理一次的「2025臺東美展」,今(3)日在臺東縣藝文中心舉辦頒獎暨開幕典禮,葉宗河、林祐愷、陳宇弘、白桐嘉等4位(類)分獲首獎。頒獎暨開幕典禮,由副縣長王志輝及評審委員頒發臺東獎得主東方媒材類葉宗河,以及各類組新出爐的得獎者。「2025臺東美展」展期自今日起至10月31日止在文化處藝文中心展出。

臺東縣縣副縣長王志輝(左)頒臺東獎給獲獎人葉宗河(右)
臺東縣縣副縣長王志輝(左)頒臺東獎給獲獎人葉宗河(右)

副縣長王志輝表示,舉辦多年的臺東美展,已成為臺東藝文界指標性賽事,今年首次開放持有中華民國(就學)居留(簽證)的外籍藝術創作者參加,總收件數達672件,其中來自香港、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加拿大等計22件投稿參賽。王志輝表示,臺東縣政府將持續肩負著凝聚地方文化及培育藝術人才的使命,並提供藝術創作平台,期望吸引更多藝術家投入藝術創作,為臺東帶來文化與藝術的多元性。

2025臺東美展頒獎現場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表示,2025臺東美展採初審、複審兩階段辦理,徵件項目分為第一類東方媒材類、第二類西方媒材類、第三類新媒體藝術類及第四類立體造型與傳統工藝類等四大類。參賽作品經由專業評審團隊自創作理念、藝術表現、媒材運用與創新視角等面向評選,嚴格把關選出在詮釋意涵、技法及獨特性與完整度等符合優質的作品,共計80件優秀作品勝出。

評審委員在評述創作作品時表示,「臺東獎」由葉宗河《卑南文化刻痕》,作品結合莊子道的意涵及結合卑南文化的石器、玉器、陶器等,再採用燒製陶印、瓦片創作。作品「古拙渾厚」,結合畫印表現臺灣史前文化的內涵,獲得全體評審委員肯定。

東方媒材類由葉宗河以篆刻作品《卑南文化刻痕》奪得,作品取材卑南遺址出土器物,融入戰國印風轉化為當代設計符號。

臺東獎獲獎人葉宗河作品

西方媒材類林祐愷的作品《試圖轉生成黃牛的我,想跟黃牛們當朋友》以天馬行空的生活觀察探討人與自然物種邊界。

新媒體藝術類陳宇弘的作品《不再(在)卡大地布的部落青年》以新媒體詮釋族群文化與城市原民青年認同。

立體造型與傳統工藝類白桐嘉的作品《Trace》透過材質轉譯記憶與時間的痕跡。評審團指出本屆作品在技術、理念與媒材皆見突破,呈現多元風格與創新視野。

在所有參賽作品裡的東方媒材類中,評審表示有極其多樣的書、印、水墨、彩墨、膠彩表現,呈現多元的課題,符合臺東的文化元素和環境特色。而書法及篆刻的表現風格及作品精度逐年精進,也著重於裝裱和視覺效果。西方媒材類部分作品風格具強烈地方特色,風格上具多重的表現,透過感知的符號,眼與心之間的相互交織,在在都是臺東的見證。

新媒體類的作品表達形式,包括攝影、錄像、動力裝置、聲音藝術等多元作品也多能呼應當代議題,展現出創作者的企圖與用心。立體造型與傳統工藝類作品多元、媒材豐富且各有巧思,並皆有完整且具其個人風格的展現,同時融合了臺東自然、文化、人文的風貌逐為代表。

2025臺東美展得獎及入選等80件精彩作品,9月30日起於臺東縣藝文中心展出,相關展覽訊息查詢: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官網(https://culture.taitung.gov.tw/news)。

臺東美術館官網(https://tm.ccl.ttct.edu.tw/)查詢。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2025臺東美展」盛大開幕 四大類首獎揭曉、優秀作品齊亮相

關鍵字

廣告贊助

最新消息

廣告贊助

返回頂端